银行人坐稳了!未来已来,Fintech 大潮势不可挡! 总而言之,大多数银行从业者都没有对 Fintech 表现出足够多的担忧,而且也没有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波 Fintech 浪潮做好准备,这就为金融科技企业家打开了一扇 " 窗户 "。 10月 24 日讯,金融业是极少数没有被数字革命完全颠覆的大型行业之一。然而,似乎银行业与几年前经营出版业、酒店业和航空业的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每个行业都会被 " 超大化 " ( Uberized ) ,但似乎大多数银行仍然认为它们与那些行业不同,因为它们可能认为自己会一直被严格的监管保护,而且这种监管也会限制 Fintech 的发展,或至少会影响 Fintech 的发展。银行业可能还不明白,科技企业是灵活的,而且可以利用任何监管。 它们仍坚信,客户依旧信任银行。然而,随着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金融丑闻的持续爆发,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企业客户,都对替代金融显示出了巨大的需求。银行不再被视为合作伙伴,而被视为仅追求自身利益和短期收益的供应商。 对于银行而言,建立孵化器或者创建风险投资基金对初创企业 ( 其中一些是金融科技初创企业 ) 投资是第一步,但这远远不够。大多数银行都希望投资那些能够为其产品系列增加新品种的企业,因为这样做会使用户拥有更好的体验,但它们几乎从未投资过那些将与其开展直接竞争并可能蚕食其客户或者利润的产品。 我们正在经历第一波 Fintech 浪潮,这一波浪潮正在见证着企业与银行在特定产品上的竞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产品: ●股票和信上股票 ; ●支付 ; ●外汇兑换与汇款 ; ●财富管理。 美国 P2P 平台 Lending Club 曾是全球标杆性的金融科技企业,其 IPO 的成功让它成为了整个金融科技领域的规则改变者。因此,银行正在面临来自新竞争者的压力,但是这些颠覆者依赖于传统银行的银行服务和基础设施 ( 银行账户、支付、合规性和经纪服务等 ) 。换句话说,金融科技企业正在重塑用户体验、用户界面或者商业模式,却并没有重塑 " 整个银行业 "。由于金融科技企业依赖银行开展业务,所以它们也是银行的客户,并为银行创造盈利。这是一种竞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金融科技企业是更为弱势的一方:一方面,它们颠覆了银行业 ; 另一方面,它们给银行带来了业务。最终,银行仍然是赢家。 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很多金融科技企业已经从纯粹的 P2P 模式转换成了市场模式。在市场模式中,流动性来自个人,也来自金融机构。以Lending Club 为例,因其 80% 的流动性来自金融机构而不是来自个人而闻名。银行认为,通过 Lending Club 放上股票不仅效率更高,而且收益也更高。在任何情况下,挑战更多的是来自深度流动性,而不是定位流动性。 未来三年内,Fintech 的第二波浪潮将是 " 市场银行 " ( 或 " 金融科技银行 " ) ,它将是一种具有五种基本元素的银行: 1.从零开始建立的核心银行平台 ; 2.连接第三方的应用程序接口层 ; 3.拥有合规 / KYC 基础设施和流程 ; 4.拥有银行经营牌照,以独立于其他银行且不受限制地持有客户资金的能力 ; 5.拥有客户基础 / 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这意味着金融科技银行将拥有客户团队和客户支持团队。 金融科技银行直接提供的产品将仅限于 " 资金持有 ",包括: 1.银行账户 ( 多币种 ) ; 2.信用卡和股票论坛记卡 ( 多币种 ) ; 3.电子钱包 ( 多币种 ) 。 而其他所有服务将由包括传统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科技企业的第三方通过应用程序接口提供,这些服务包括但不仅限于:投资、交易和经纪 ; 财富管理 ; 股票、信上股票和抵押股票; 众筹 ( 股权众筹和社会众筹 ) ; 保险 ; 加密货币 ; 支付 ; 汇款和外汇。
总而言之,大多数银行从业者都没有对 Fintech 表现出足够多的担忧,而且也没有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波 Fintech 浪潮做好准备,这就为金融科技企业家打开了一扇 " 窗户 " 。 金融科技银行势在必行! 目前这还是一个蓝图,将这个蓝图变成现实还需要很多辛苦的工作。但考虑到要素都已具备,因此金融科技银行的出现并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第一家纯粹的金融科技银行将何时出现。金融科技银行不仅是精益的、灵活的,不会受到传统金融体系的约束,而且也不会损坏传统金融机构的声誉。 它们将吞噬传统银行业务的份额,并可能最终统治银行业。 文章来源:金评媒 更多资讯,关注房易信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