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十九大召开以来首都文化界与金融界的首次高峰对话,此次峰会为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建立了便捷通道,也彰显了北京市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坚定信心。
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以逾14%的GDP占比,成为仅次于金融产业(17.4%)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如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一样,金融业同样需要文化为它充当精神内核。
12月14日~15日,在北京文创产业投融资年会暨文化金融合作峰会上,文创与金融行业智慧碰撞,北京文化与金融行业已经产生越来越多的交集。例如,针对艺术品流动性不足,金融机构尝试建立艺术品仓库,开创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面对发展迅猛的股票市场,信托基金创新投资模式,保底影片发行;在吸收国外经验与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文化资产证券化开创出诸多融资新模式等。与会者对在文化走入新时代的当下,需要怎样的金融担当这一主题也阐述了各自的见解。
文创产业发力资本市场
尽管文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以后文创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均已初具规模,一度成为市场并购重组的热点。
据北京市证监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马树卿介绍,文创企业IPO增速显著,并购重组持续发力。截至2017年10月底,沪深两市文化传媒板块共有11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1.6万亿,其中北京辖区的中国股票在2016年IPO融资金额41.66亿元,是2015年以来文创企业单体最大的IPO。2012年~2017年10月,A股文化传媒产业并购交易(含重组上市)共有101家,交易金额达2524亿元;同时,文创企业在新三板市场快速成长。目前新三板有文创企业261家,其中101家属于北京辖区,占38%;此外债券成为文创企业融资新渠道。截至10月底北京辖区共12家文创企业发起公司债券,融资总额达86亿元。“从文创产业利用资本市场的相关情况可以看出首都文化资源丰富、基础雄厚,北京文创产业和金融资本融合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马树卿认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推动金融资本与文创产业对接、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创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是加速首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资本市场有效助推首都文化中心建设
文创产业需要高投入,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普遍倾向于大资本大融合的综合集团运作模式。2016年以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不断提高融资效率,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打通直接融资的渠道,更为首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持。
马树卿表示,资本市场不仅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打通了直接融资渠道,更助力文创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优化了文创产业投资退出安排。“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崛起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关于如何利用好资本市场,马树卿建议,文创企业固本强身是关键,也“要注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合理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敬畏资本市场规则”。
在文化与金融融合创新的道路上探索的金融机构,还有北京银行。北京银行行长助理戴炜在峰会上表示:“北京银行已经将文化金融作为全行差异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截至目前,北京银行在京已成立文创特色支行13家,今年还将两家特色支行升级为专营支行,对文创产业给予全方位支持。
据戴炜介绍,针对初创期的企业,北京银行形成文创普惠上股票等标准化的普惠金融产品;针对成长期的企业创新推出质权上股票的产品;针对成熟期的企业则实行并购股票产业基金现金管理等特色产品,并“在业内首家推出文化IP通金融服务方案,以投上股票联动试点为契机推出投上股票通产品,”截至目前累计为46家文创企业发放股票4.37亿元,支持优质的动漫影视文创企业的发展。
特别要提到的是,北京市文资办不久前创新推出文创产业“投上股票奖”联动体系。它创新性采用“政府授权+专业化运营”的方式,搭建起集奖励资金申请、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第三方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在线服务平台,既为文创企业直接接轨“股票贴息”“融资租赁贴租”“发债融资奖励”“股权融资奖励”等提供资金支持,也引入具有文创特色服务的商业银行、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小额股票、投资机构、基金公司等融资服务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市场化融资服务。(刘昕)
转自:国际商报
返回产经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