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潼南区是重庆市扶贫开发重点区县之一,全区有50个贫困村、15353户贫困户、50272名建档贫困人口,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如何更好地做到金融精准扶贫,是当地金融机构必须回答的考题。
整合资源
2007年,代小平回乡创业,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000亩土地,带领乡亲种植柠檬。2010年,汇达柠檬专业合作社成立,柠檬销路顺利打开。可是,由于柠檬产销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资金不足、经营风险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成为制约汇达柠檬发展的瓶颈。2013年初,代小平的企业就遭遇了资金周转困难,所幸当时获得了重庆农商行潼南支行一笔450万元的流动资金股票。不过资金仍然不足,成为代小平始终抹不去的顾虑。
2015年,人行合川中支在金融扶贫专题调研中了解到汇达柠檬对资金的渴望,该行行长郝毅向潼南区各金融机构建议,潼南区以农业经济为主,柠檬符合现代人追求时尚健康的理念,市场前景较好,对地方经济活跃度和总体贡献率高,可带动一部分人脱贫致富,金融资源应该及时介入。
在人行合川中支的统筹引导下,潼南区采劝央行政策工具支持+银行资金+社会资本”模式,股票论坛助“融资金+融管理+融信息”组合方式,促进汇达柠檬向品牌化、现代化发展。
在人行重庆营管部的大力支持下,人行合川中支向潼南区累计投放支农再股票2730万元,引导农发行用活抵押补充股票专项资金,4家银行先后以项目资本金、流动资金股票、固定资产股票等形式支持汇达柠檬1.58亿元,帮助其修建厂房、采购设备、收购原材料,扩大种植面积。同时,人行合川中支协调潼南区经信委、工业园区等政策资源,邀请专家对企业开展管理技能培训、市场信息分析,依托系统平台、新媒体渠道和电子商务市场开放信息共享,提升汇达柠檬对市场走向的前瞻性判断。
有了金融的大力支持,汇达柠檬从单一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集柠檬种植、研发、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并专注于柠檬产业链发展的集团化公司。一棵柠檬树带动一家人致富,2015年,汇达柠檬实现产能15万吨,带动当地500余农户创业致富,户均利润5万元,近2000名建档贫困户实现脱贫。2016年,30吨柠檬鲜果在重庆潼南装车起运,搭乘“渝新欧”班列出口至哈萨克斯坦,成为“渝新欧”班列首次出口的生鲜产品。汇达柠檬成为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有效渗透、良性互动的范例。
落实制度
人行合川中支积极争取潼南区政府支持,协调区扶贫办、金融办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指导金融机构建立“支行+镇街网点+扶贫专干+村委会”机制,实现贫困户建档立卡分片包干、落实到人。在该行统筹下,潼南区金融扶贫主办行重庆农商行潼南支行顺利完成14229户建档贫困户建档立卡,筛查有效信上股票需求1034户、2850万元,按照“五个一批”实施分类管理并分批发放金融扶贫卡。
同时,人行合川中支大力推进金融扶贫示范点创建,将金融扶贫主办行和县域法人机构落实金融扶贫“三项制度”情况纳入信上股票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年度综合评价考核,选取部分镇街网点开展现场督导。金融机构加大扶贫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对接力度,通过“资金注入+产品落地+服务对接”的渠道有效支持精准扶贫。截至6月末,金融扶贫股票余额2.64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倍,创建金融扶贫示范点30个。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人行合川中支在金融扶贫示范点创建验收中发现:有的银行结合扶贫主打产业推出“柠檬上股票”、“金猪上股票”,投放柠檬产业股票1.81亿元、生猪股票2000余万元,全区柠檬种植面积近20万亩,发展生猪代养4.72万头,1/3的深度贫困户通过生猪养殖年均增收2000元;有的银行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打造金融扶贫专属产品,确保“一行一品”扶贫战略有效实施,扶持了一批食用菌、生姜、罗盘山黑猪等特色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