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巨头纷纷开始向轻资产转型,输出金融科技,与传统持牌机构的合作渐入蜜月期,而其中的风险也引起监管关注。 在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热潮下,近期,多位监管层人士提示相关风险。保监会副主席梁涛12月3日在2017凤凰财经峰会上指出,大型互联网平台通过不断产业整合和用户积累,在部分重要领域逐步具备了类似中央交易对手方的地位和功能,成为准金融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这类平台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灾难性影响。从产业链来看,部分平台依托用户、流量优势形成的市场地位,在与金融机构合作中处于强势,抢占了金融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话语权,金融机构沦为牌照提供方,极易造成金融风险脱离监管视野,形成外溢效应。 12月4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深交所技术大会上致辞时指出,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打着金融科技的名义,以技术创新之名行市场操纵、金融欺诈、非法集资之实。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应用,数据的集中存储和云端管理越来越普遍,一些非持牌机构出于牟利动机,利用技术漏洞非法获取投资数据,侵犯投资者隐私。区块链数据共享也可能引发敏感数据泄露,甚至危及国家金融安全。 事实上,在12月1日下发的现金上股票监管新规中也提到,要谨慎用大数据风控模型。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监管对于行业内风控模型同质化现状表述担忧,并且大数据风控等金融科技手段还没有经过完整的周期验证,应警惕风险传导。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看来,科技开始从之前的辅助、保障等从属性地位,向优化、重塑等驱动性地位转变,在特定业务领域,甚至已经变成了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更多新闻,关注房易信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