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提一个问题:你愿意生在六、七十年代过那种没有压力、情感纯真、但物质匮乏的简单快乐生活,还是愿意生在这个成为物质相对丰富但会成为房奴车奴压力巨大的时代?
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因为吃饱穿暖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才有心情谈及其他。
对于贫穷这个词,我们似乎已经远离。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并不能真正体会到真正的贫穷是什么滋味。
所以,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一大,就感觉生无可恋,殊不知比起贫穷和饥饿来,房贷车贷根本算不了什么。
每个人大概都会有几部反复重刷的剧,《平凡的世界》就是我不定期会翻出来重刷的剧。
每次孩子看到我又在看这部剧,他就会忍不住说一句:这么土气的剧,有啥好看的?
我只能回答:这部剧里,有我年轻时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细述这部剧(或者是小说)带给我的很多感动。
孩子也会问我:那时候的人,真的那么穷吗?
我:你知道什么叫食不果腹吗?但这是那个时代特定时期农民生活的常态。
每次当我看到孙少平的高中时代连黑馍馍都吃不饱的镜头,我都会想起我同学的父亲,他曾经教育我们俩的话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我像你们这个年纪,每天背着打着补丁的破书包,穿着露脚趾的鞋,吃着包着榆钱的玉米面窝窝,去了学校一顶就是一天,到了放学的时候还要走十几里地回家,饿得头晕眼花还要背书,为的就是靠念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时我们是听不进去这些话的,因为我们的青春时代已是衣食无忧,不必去考虑吃饭问题,更不会饿肚子,贫穷离我们已经远了。
近年来的影视作品里充斥着满屏的华服美景,平民的生活成为影视剧极少涉足的题材,更不要说底层人的生活,如果只看电视剧,我们会以为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已告别了贫穷。
但只有当你进了医院你才能感受到贫穷气味,这种贫穷是用生命检验出来的。
有多少老人他们生了病明明能够治好,但仅仅因为贫穷,拿不出钱来治疗,他们只能回家等死。
又有多少普通人感觉身体不适但却不愿意去医院,他们对生病这个词有比富人们更多一层的恐惧,他们除了害怕患病带来的疼痛,更害怕的是既不能工作还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
在农村,有很多留守老人患病后无钱医治,只能躺在床上等死——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相反的,占比很大。
我们可能真的没有多富有,我们更不能忘记曾经经历过的苦难。
但是很多人过来人不愿意提起曾经的苦难,很多年轻人不了解曾经有过的苦难。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刷视频时看到了贫穷的非洲人,他感慨地说:他们怎么会这么穷?
我:我们也曾经很穷啊!
他:那也不可能像他们这么穷吧?
我:贫穷的底色其实到哪里都是一样的。我们也曾经有过饿肚子的时候,只不过很多人都忘了而已。
很多年轻人在看《平凡的世界》时会感觉孙少安家里的贫穷是经过艺术夸张,然而事实上在那个年代,真实的农民生活状态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年轻人对于忆苦思甜是反感的,他们当然更反感上一辈人用他们承受过的苦难来教育他们,所以,当何冰B站的视频《后浪》一出,随即受到了大批年轻网友的吐槽甚至是攻击。
当然,《后浪》对年轻人的现状进行了美化,但是我看了很多评论里充斥着对现状的不满,甚至后浪们怒斥前浪不应该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们的人生。
后浪们认为自己生在房车车贷压在身上的时代非常痛苦,但前浪们却认为他们有幸生于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时代应该感到珍惜……
两代人在不同的价值体系里对同一时代得出了不同的体验结果。
后浪们觉得自己很苦,前浪们对于他们的压力是能感同身受的,因为前浪并未停下奋斗的脚步,但是对于后浪表现出来的不堪重负的抱怨甚至是愤怒,前浪们并不能理解。
再大的压力所产生的痛苦,也重不过饥饿带给人的痛苦。
饥饿,是一个能撕掉人尊严和羞耻心的词。没有经历过饥饿的后浪们,是无法想象前浪们曾经经历过的苦难的。
我记得小时候的冬天很冷,家里还不算穷的我在寒冷的冬天穿着棉布鞋去上学,下了一整夜的雪,放晴的天空挂着太阳,但发出来的光却是刺眼的冷,下雪不冷化雪冷,铺天盖地的积雪把太阳光的热量全部吸收走了,往前一迈腿积雪就会没过棉鞋直到膝盖的位置,走到教室时,手脚冻得都快失去知觉。
急忙跑到火炉跟前取暖,想抱着炉筒暖一暖冻麻了的手时,被老师喊到一边,他不许我们直接烤火炉,让我们把手套摘下双手互搓,或者在课桌上拍打,以防直接在火炉上烤冷热相激手会更疼。
手好不容易捂热了,手指却生疼,脚上的鞋子里灌进的积雪也化成了水,鞋子里又冰又冷,记忆最深的一次由于风向不对,往回倒烟,那个下过大雪的冬天早晨,我们全班的孩子没等老师批准,在班长的一声令下后都回了家。
那是一个在记忆中最冷的冬天,我记得我们班里的女生大部分都被冻哭了。
没有自行车,离学校最近的有四五里地,远的有十里,班上有几个同学每天早晨五点就开始从家里步行上学,走的时候书包里装一大块烙饼,到中午去学校的食堂打点热水就着吃……
到了每年放寒假的时候,把书本掏出来一倒书包,全部都是馒头和饼渣。
那时的人是淳朴而又简单的,没有拜金思想,以奉献和助人为乐为荣,但现在的年轻人奉行的是利己主义和消费主义,他们以奉献为耻,以利己为荣,甚至于很多人对事物的是非判断以是否利己作为标准,在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社会变成了弱肉强食的战场,人与人之间出现信任危机,虽然吃穿不愁,但这个时代的幸福感却大不如从前。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物质丰富,精神匮乏,为什么不能同时丰盈呢?
我们的思想没有跟上物质迅速发展的节奏,我们的精神世界被物欲冲刷,洗劫而空,不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压力,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带来了压力!
随着贫穷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随之递减。
后浪们觉得自己苦,但你可曾看到过你的前辈们一路披荆斩棘忍饥挨饿风餐露宿时所经历的苦难?
我宁愿背着房贷车贷也不愿意挨饿,因为时代造成的饥饿是凭借个人努力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
后浪们不会明白,他们看《平凡的世界》不会有感同身受的感动,但前浪们会,因为他们就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将青春留在了那个贫脊的时代。
而前浪们还要担负着为后浪们保驾护航的任务,他们,从来没有轻松过,但是他们,却选择了风雨一肩挑,从不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