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最为红火的上海,央行上海分行在公布2003年上半年房贷统计数据的同时,特别提醒有关各方:现在就称“房贷低风险”,为时过早。 就房地产贷款而言,上海的房贷规模和品种创新在业内都可谓首屈一指,房贷资产质量似乎也是无可挑剔。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6月末,上海中资商业银行各项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2427亿元,不良率按照“一逾两呆”口径为2.99%,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仅为0.25%。在这样一派“大好形势”下,央行上海分行何以要警钟长鸣? 从大的政策环境来看,给“房贷低风险论”泼盆凉水大有必要。6月中旬,央行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从7个方面筑起了防范房贷风险的“大堤”。随后,在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第二季度例会上,严防房地产信贷风险成为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而在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报告中,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高达数亿元的“假个贷”也浮出了水面。可以说,房地产信贷风险问题,近期已经成为国家宏观决策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上海虽然目前这方面的问题不很明显,但决不可以掉以轻心,央行上海分行提醒社会各界当心房地产信贷风险,实属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房贷低风险论”缺乏充分的依据,有待市场检验。即便是房地产信贷业务中被公认为资产质量最好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依然不容忽视。还是以上海为例,这里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抵押率达到了99.97%,风险覆盖和控制都看似完美。然而,正如央行上海分行有关人士指出的那样,这种暂时的低风险状态,是建立在上海楼市过去6年间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的基础之上的,当地房价并未经历价格剧烈波动的挑战。一旦房价出现大的跳水,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就会暴露无遗。 这种风险首先体现为房屋价值缩水,银行贷款的抵押物随之贬值,个人住房贷款的客户只要停止还款,银行处置抵押物时就有可能面临“资不抵债”的赔钱境地。其次,“以租养贷”的理财方式在低迷的楼市中将失去市场,大量的投资购房者因此丧失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风险最终只有由银行自己扛。个人住房贷款尚且如此,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更是不言而喻。 在西方金融界,银行家通常被称为“崇尚保守”的职业。在我国,由于有10年前海南和北海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前车之鉴,商业银行在没有找到更好的风险防范手段的情况下,在房地产贷款上相对“保守”一点也无不妥,在风险防范上多长几个心眼则十分必要。 小心行得万年船。对于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的住房贷款而言,“低风险”的说法,的确需要未来的实践来检验。(作者:) |
股票论坛手机版|违法信息处理|中国股票论坛 ( 粤ICP备2020138521号-5 )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0:04
MADE by GupiaoBBS.com
© 2015-2022 Comsenz Inc.Designed by 中国股票论坛